谁能想到,那个曾叫嚣要“彻底摧毁伊朗”的特朗普,这回竟是急电内塔尼亚胡,喝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?这一手,可把所有人都看懵了。这位美国总统明确表达了对以色列单方面打击伊朗的反对,态度之坚决,出乎外界预料。
为什么会这样?背后是美伊两国正筹备在6月15日重启新一轮核问题谈判。特朗普显然不希望以色列在这敏感时刻横生枝节,把即将开启的外交窗口给一脚踢翻。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官员在6月10日私下透露,特朗普认为当前存在与伊朗达成某种核协议的可能性。
这姿态的急转弯,并非一日之功。想当初,华盛顿的调门硬得很:伊朗必须彻底停止铀浓缩!可现在呢?风向变了,低纯度铀浓缩?勉强能谈。别忘了,伊朗那120多公斤高浓度浓缩铀可不是闹着玩的,距离理论上的核武器门槛已相当接近。
这种让步,放几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。但也折射出特朗普团队大概琢磨过味儿来了:持续的极限施压,是不是真会把伊朗逼到墙角,反而弄出更危险的状况?其实,早在5月28日,特朗普就曾对媒体吹风,说他已警告过以色列,让攻击计划先缓缓,给他留点时间和伊朗谈个新协议。
为啥软了?白宫也扛不住国内的经济压力。油价高烧不退,老百姓怨声载道。这当口,要是以色列真动手,伊朗一怒之下封了霍尔木兹海峡,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运输说断就断,油价能飞上天!美国经济那点复苏的火苗,瞬间就得被浇灭。
作为总统,特朗普得看大局,这笔账他算得很清楚。国家利益这杆秤,此刻必须压倒一切冲动。
美国人甚至还憋了个新招:让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一块儿合伙生产浓缩铀!听上去挺美,好像兼顾了各方需求,既限制了伊朗核能力,又满足了它部分能源需求。
可现实是啥?沙特他们对这技术两眼一抹黑,几乎一片空白,而伊朗自己玩得炉火纯青,技术积累相当成熟。这哪是巧妙构想,分明是束缚伊朗核野心,又怕彻底松开缰绳的矛盾与焦虑的纠结写照。
耶路撒冷那边呢?内塔尼亚胡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国内极右翼天天在他耳边吹风,非得对伊朗动手不可,这股压力山大。以色列军方早把作战计划磨得锃亮,连动用最先进的F-35战机去炸伊朗核设施的方案都做好了。
虽说特朗普此刻吼了一嗓子,把箭暂时按回了弦上,可谁知道以色列会不会遵循老路子,找个各种借口——比如声称发现了伊朗方面构成了新的、迫在眉睫的威胁?
或者干脆打着“预防性自卫”的旗号,不顾老大脸色,强行冲上去?毕竟,美国媒体此前可没少报道,情报显示以色列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袭击伊朗核设施做准备。
伊朗可也不是吃素的。德黑兰在6月9日干脆利落地发表声明警告:以色列胆敢袭击伊朗,那以色列的秘密核设施,就是我的直接打击目标!
伊朗官方通讯社引述这份声明说,经过几个月的情报工作,伊朗已经拿到了大量关于以色列核计划及其设施的敏感数据和文件。意思很明确:你的老底我摸清了。
声明还硬气地强调,伊朗武装力量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作战能力,一旦自家核设施遭到袭击,能够立即对以方秘密核设施实施打击。
或者,如果以色列敢对伊朗的经济、军事基础设施有任何侵害行为,伊朗都能实施“精准对等反制”。这警告分量十足,是在玩一场谁先眨眼的危险游戏。
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底线也划得死死的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6月4日重申,铀浓缩是伊朗核问题的核心所在,美国无权干涉!
他直言不讳,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应该明白,想阻止伊朗发展核工业?门儿都没有!要求伊朗完全放弃铀浓缩,不仅违背伊朗的国家利益和信念,更是美国想阻碍伊朗发展、迫使其依赖外部势力的图谋,我们绝不接受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同一天在社交媒体上加码强调,“否认(伊朗的)铀浓缩权利,就不会达成任何协议。”一位不具名的伊朗高级官员更是捅破窗户纸,指出美国持续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,根本就是故意让谈判陷入僵局,因为美国深知伊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接受这个先决条件。
其实啊,美伊私下里早谈上了。头一回是四月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,那是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,双方第一次进行的正式接触,虽然是间接的。
之后又偷偷摸摸谈了几轮。眼下,新一轮定在6月15号,全世界的眼光都盯着呢,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岔子,这中东的火药桶就引爆了。
这盘棋,真是越下越险。特朗普想靠嘴皮子解决危机,可手里的牌又不够硬,不敢在核心问题上对伊朗做出过多让步。以色列呢,箭在弦上,浑身是胆,跃跃欲试,却被最重要盟友美国明确地拽住了缰绳。
伊朗呢,一边跟你谈,一边闷头搞自己的核计划,同时不忘展示强硬姿态,警告谁都别乱动。这三家搅在一起,局面复杂得像一团乱麻。这场多方角力的结局,不仅深刻影响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。
更可能对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秩序产生深远冲击。任何人一步走错,都可能引爆一场无法估量的灾难。
最讽刺的是谁?不就是特朗普自己吗!当年把伊核协议(JCPOA)骂得狗血喷头,亲手把它撕了个粉碎。结果呢?现在他倒成了最积极推动达成某种新版协议的关键力量。
真是风水轮流转,戏剧性的角色转换背后,深刻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现实利益驱动的本质。正如一位中东问题专家所言:“在国际关系中,所有立场最终都要服务于现实利益。”
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复杂胶着的美伊以关系,真是再贴切不过了。
接下来会怎样?6月15号的会谈能否打破僵局,取得实质性进展?以色列会不会真的一意孤行,不顾美国的警告强行采取单边行动?伊朗又是否会在谈判的掩护下,继续悄然推进其核能力?
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,让整个中东这个本已动荡不安的火药桶增添了更多引信。任何一方的误判或失控,都可能引爆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。这局棋,特朗普想要稳住局面,无疑面临着极其艰巨的挑战与考验。
相关资讯